尋常人:蔣國獻
  身份:金堂縣蔬菜種植戶
  關鍵詞:希望
  “農業可不是往地里丟點種子就完事,學問大著呢!”如今的蔣國獻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土專家”,一有機會,他就會到處去考察,琢磨別人的東西。去年他參觀了現代農博園,對工廠化立體栽培模式一直念念不忘,“無土栽培可以解決土壤消毒和有機質不足的問題,PH值、活性等都可以隨時檢測隨時調整,而且立體化栽種節約空間,1畝地當5畝用,那個才叫效益!以後我也想做個這樣的基地!”說這話時,他的眼睛里閃爍著憧憬。
  早春地里生長的
  不僅有生計,
  還有希望
  正月間的天氣,乍暖還寒。沿著彎彎曲曲的鄉村道路走進金堂縣趙鎮雲繡社區5組,一路上靜悄悄的,見不到幾個人影。家家戶戶門上還貼著大紅的春聯——對農村來說,年還沒過完。
  拐過一座山頭,村民蔣國獻的地里卻是另一番景象,剛搭好的大棚在陽光下反射著白色的光芒,地里玉米、辣椒、番茄都已長得綠油油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周邊的蕭瑟中格外引人註目。
  “廂距1米,株距30釐米,太大了產量小,太密了影響生長……”46歲的蔣國獻正在指揮工人們搭一種名叫“雙膜小拱棚”的蔬菜棚,那嚴謹的樣子不像是普通農民,倒像一個農業技術專家。“他是咱們鎮上有名的種植能手,我們都願意來跟他學!”一旁的村民說。
  聽到村民的評價,蔣國獻有些驕傲地笑了笑。他曾經是專門為縣沼氣公司做工程的建築人員,可經不住對農業的熱愛,毅然回鄉種地,至今已經有七八年了。剛開始只有自家的一兩畝,慢慢摸索出一些門道,便開始把鄰居鄉親們的地也租來種,今年已經有20多畝了。
  為了保證蔬菜的品質,蔣國獻和妻子幾乎一年四季都泡在地里,每天6點過就要起床,趁著露水未退開始栽種、嫁接、田間管理、檢查大棚,下午則要忙著採摘,送貨,保證第二天早上進入市場的是最新鮮的蔬菜。忙完一天,晚上9點過能吃上飯就已經很不錯。
  辛苦歸辛苦,蔣國獻卻一點沒有抱怨,反倒很有成就感。一般人種辣椒,只能採2個多月,市場行情好一畝地可以賣五六千元,可去年他種的辣椒,採摘期居然達到了5個月,價格從剛上市的5元多賣到大量上市的1元多,再到快下市時的6元,1畝地就這樣收了1萬多元!還有他的玉米,每天凌晨採摘,當天就進入市場,新鮮度、口感都比外地來的玉米好很多,別人賣3元多/斤,他能賣到5元。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諾乩鐧氖杖耄乙哺瞧鵒誦路孔櫻辜岢指а屑駁牟浮�
  蔣國獻是個很朴實的農民,剛開始採訪時話不多,但是一聊到地里的活路,他的話匣子便收都收不住。他告訴記者,照顧秧苗就像照顧孩子,精心呵護後就會有豐收喜悅,他並不完全在乎地里收了多少錢,但每麽到自家的蔬菜做出了一般人做不到的效益,他便有了巨大的成就感。
  早春的風裡帶著泥土的芬芳,平凡的話語讓記者深深觸動。蔣國獻如此熱愛家鄉的土地,因為土裡生長的不僅是全家的生計,在他的內心,更重要的是希望。
  本報記者 陳泳 文/圖
  尋常人:李天祿
  身份:邛崍油榨鄉新橋村支部書記
  關鍵詞:忙碌
  在工地上,熱心村民老魏找到李天祿,他擔心基腳挖那麼深的坑,如果雨水倒灌會不會影響房子質晾釤炻揮朧┕じ涸鶉四美賜賈較蚶銜合鋼碌亟饈退得鰨鋇剿宄朊靼住U饢皇┕じ涸鶉爍嫠嘸欽擼骸白源誘夤さ厴嫌辛死俠睿頤鞘×撕枚嗍攏諦薹孔由峽傷愕蒙鮮切屑伊耍枚喙こ碳際跎系奈侍舛際撬褐誚饈停褐諍苄湃嗡!�
  李天祿在當地的人緣非常好。在工地時,工友們很熱情地邀請他和記者一起吃午飯,雖然只是一菜一湯,但大家有說有笑地吃得很開心。
  為了大伙兒的新居夢
  每個環節我都要參加
  “今天又要去哪裡”“先到工地上去看看。”“記得按時吃飯、吃藥,胃炎才好點,別又弄發了。”“曉得了、曉得了……”19日一大早,邛崍市油榨鄉新橋村支部書記李天祿準備出門,妻子再三叮囑他。因為李天祿有糖尿病,出門前妻子還不忘在他口袋里放了幾顆水果糖。
  剛要開門,門就被推開了,新橋村12組村民趙吉昌急匆匆地闖了進來。
  “李書記,你們前天量的我家的土地有問題,我家的地比你們量的多,你們是咋個整起的哦”趙吉昌急切地說。李天祿耐心地對趙吉昌解釋:這好說,如果你覺得有問題我們又去量一次,肯定是要公正、公平的。說完就與趙吉昌一起出門了。
  趙吉昌說的量地,其實就是油榨鄉12組災後重建安置點的建設用地,新橋村12組聚居點是邛崍市規劃建設的災後重建後續安置點之一,現在已完成地勘、施工設計圖和財評,目前正在調地和籌劃房屋建築招標比選相關資料。
  在趙吉昌家土地的現場,李天祿耐心與他商定測量方案,並和議事會成員一起現場重新測連這樣一來,趙吉昌總算是放心了,毫無異議地簽字認可。
  放下尺子,李天祿又匆匆趕到新橋村6組的“小組生”災後重建項目施工工地,剛到工地就看見兩車磚的顏色不對,硬度也不夠,用在打基腳上肯定不行,馬上問明情況並找來了施工負責人,撤下了不合格的磚。別看他一個小小的支部書記,他可是新橋村重建工程的監理員。李天祿笑著對記者說:“從重建項目一開始,規劃、設計、招投標、施工建設等每個環節我都要參加,都快成為項目部中的一員了。”
  等李天祿從村民家中出來回到家,已是晚上8點過了,這一天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忙碌,記者更在採訪中體會到萬眾一心災後重建的熱烈氛圍。蔡駿 本報記者 楊華春 文/圖
  尋常人:郭應富
  身份:成都岷江自來水廠九江分廠計量所職工
  關鍵詞:堅守
  防盜閥、防盜閥開關、銅套、生膠帶、電圈、表後閥、管鉗、智能水錶、檢查卡、設置卡……在郭應富的工具箱里,隨時都準備著各種可能需要的工具。小區管道是15毫米、20毫米、還是25毫米口徑,這些細節他也記得清清楚楚,他說,把這些熟記於心,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幫助住戶解決他們的用水問題。
  和很多工作在一線的普通人一樣,他和同事們放棄了屬於自己的休息日、放棄了陪伴女友和家人的時間,傾心付出,為這座城市的居民帶來方便。
  最多的一天
  我們接了52個報修電話
  2月15日,岷江自來水廠九江分廠計量所職工郭應富興衝衝地出門,他準備今天好好陪陪女朋友去逛逛街。剛走出家門口,突然電話響了,“蜀鎮半島A區6棟有住戶家裡爆管了,急需上門維修。”接到任務,郭應富趕緊往單位上趕。
  一路飛奔,20分鐘後,他駕駛的工程車已經趕到了蜀鎮半島小區,爆管的住戶正焦急地等待著他。住戶家的客廳已經“水漫金山”,郭應富趕緊找總閥開關,壞的。只能按住水龍頭換閥門了,頂著強大的水壓,上閥門、擰緊……幾分鐘後,噴濺的水龍乖乖鎖進了管子,但他也幾乎被噴了個全身濕透,凍得直打哆嗦。
  這是郭應富日常工作很普通的一天。
  今年才26歲的郭應富,已經是一名“老計量”了。3年前,從部隊轉業回來的他進入岷江自來水廠九江分廠當上了一名計量工人,負責水管、水錶的安裝和維修工作。從此,他的工作和生活就被水管、水閥、水錶占領了。
  岷江自來水廠九江分廠供水覆蓋九江、彭鎮等區域,總共水13488戶,日供水8000多方,最遠的石牛村離分廠有7公里多的路程,而且部分居民小區管線老化,給計量維護工人的工作帶來不小壓力。
  特別是進入冬季以來,由於天氣寒冷智能水錶的電池需要更換,工作琳前巨大。“最多的一天,我們接了52個報修電話!”忙不過來時,郭應富就和工友統籌路線,一個人負責一個片區,減少在路上的行程,提高效率。
  幾年來,郭應富和他的同事們從來沒有休過雙休。即使是周末輪休的一天,也可能因為突發情況被打亂——24小時保持手機暢通,遇到緊急情況要隨時趕赴現場是他們的工作准則。在我們談話的30多分鐘里,郭應富又接到三起報修電話。他們的努力,成為我們舒適生活的堅強保障。本報記者 陳方耀 文/圖
  尋常人:張宗燕
  身份:“玻璃娃娃”的母親 下崗工人
  關鍵詞:堅持
  如果說,父愛如山,我想母愛的特質應該是堅韌和勇氣。張宗燕的女兒沈西雯雖然骨骼脆弱,但愛的力量為她的前行築起了支撐,這種支撐和愛的力量也融入我們城市的骨骼和血液中,匯成一曲溫暖人心的旋律。雖然前行路上不知還會遇到什麼困難,但他們已找到面對困難的鑰匙——採訪中,張宗燕曾告訴我,生活的磨難於她而言是一筆珍貴的財富,相信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繼續堅持下去,最終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
  生活的磨難
  是一筆珍貴財富
  手拉手,繞著籃球場慢慢散步。18日,乍暖還寒的春日露出了暖融融的“笑意”,天氣晴好。中午12點50分,記者趕到新都一中時,“玻璃娃娃”沈西雯正在母親張宗燕的陪護下步行鍛煉。
  沈西雯從小患有成骨不全症,一般人稱患這種病的人為“玻璃娃娃”,是一種因先天遺傳性缺陷造成骨骼強度耐受力變差,而容易脆弱骨折的疾病,摔不得、碰不得。
  “1歲剛開始學走路,摔了一跤手臂就骨折了,那時候查出得了這種病。”張宗燕拉著沈西雯的手邊走邊回憶。因為這病,沈西雯一直都在家自學,後來咬牙讓她堅持鍛煉,勉強能走動了才開始進學校上學,上學之前就已摔跤骨折了四五次。
  走了四圈之後,母女倆來到籃球場旁的乒乓球桌邊休息。“由於平常活動少,怕她肌肉萎縮,只要不下雨,我都要帶到她到操場上走一圈,或者在籃球場走上四圈,鍛煉鍛煉。”現在的沈西雯已能自己攀著乒乓球桌邊獨自站立半個小時,而張宗燕會時不時彎下腰幫她捏捏小腿。
  每一天,張宗燕要負責接送女兒上下學,送午餐、晚餐,課間幫助女兒上洗手間,中午休息時間帶著女兒鍛煉……她的生活軌跡幾乎就是騎上25分鐘的自行車在家和學校之間不停往返。而這樣的生活,從沈西雯小學三年級入學開始,已堅持了8年,風雨無阻。
  發現女兒病情後,周圍人都勸張宗燕夫妻倆再要一個孩子,但他們覺得這樣對女兒不公平。無法想象,這是怎樣艱難的決定。雖然這一路,要付出多於普通父母不知多少倍的心血和艱辛,但兩人還是堅持了下來。
  望著不遠處正在維修的操場,張宗燕像是想起了讓人高興的事,笑著說:“高一進校時女兒告訴自己第一年的目標就是要征服一中操場,這是一個標準800米跑道操場。”如今,這個目標早已實現。更讓她驚喜的是,正月初一下午,她陪著沈西雯花了兩小時從家走到了家樂福超市——這段普通人最多只用花半小時的路程。“這是我出生以來,迄今為止走過最長的一段路。”沈西雯插嘴說道,帶著自豪的語氣。
  本報記者 李穎 攝影 朱大勇
  尋常人:陳動生
  身份:西村創意
  產業園工作人員
  關鍵詞:夢想
  “讓生活藝術化,讓藝術生活化。”作為一個成都人,陳動生以生活在這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國際化都會為榮,她的夢想是通過自己的工作,帶給家鄉人一個更好的消費文化、體驗文化的去處,也為眾多外地朋友提供來成都創業、生活的另一種選擇。隨著成都的發展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匯聚到這座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和陳動生一樣,他們的努力奮鬥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多姿多彩,也成就了這座國際大都會的光榮與夢想。
  讓生活藝術化
  讓藝術生活化
  19日上午,我來到位於貝森北路的西村創意產業園,園內規模最大的1號西村大院正在緊張施工,預計今年9月交付使用,5號寫字樓和3號創意工作區則已入駐了不少文化創意企業。剛剛接待完一波參觀者的陳動生在辦公室接待了我。
  陳動生的辦公室佈置得很雅緻,陶器、油畫、雕刻,各種藝術品讓人目不暇接。“我一般早上9點左右到辦公室,先處理一些雜事,主要的工作是到園區的各個企業走訪,接待有意向入駐的藝術工作者,跟他們一起聊天,出主意,策劃項目。”畢業於英國德比大學文化產業營銷專業的陳動生一直致力於倡導一種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推動藝術鑒賞與作品收藏走向普通人群。
  回望歷程,她覺得充滿艱辛和挑戰。“剛到英國時,覺得當地建築晦暗破舊,現代化程度並不比成都多多少∩待久了吧,你會感覺有些東西並不在物質層面。”陳動生說,“比如人們會在閑暇時去聽歌劇、看美術展,在聊天中隨口提起文學作品,如數家珍,社區的孩子們在博物館里的世界名畫前上美術課……”生活與藝術非常自然地結合在一起,毫不矯揉造作。“在國內,藝術仍然是比較小眾的,與大多數人的生活無關。我想,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們遲早會有追上去的一天。”
  在陳動生看來,成都閑適的生活氛圍給藝術帶來了生氣勃勃的發展空間,也帶給藝術家創作的自由和靈感。“成都是中國三大藝術家聚集地之一,我們有很多非常棒的藝術家,但怎麼說呢,他們與普通老百姓似乎生活在兩個世界,用流行的話說或許是不接地氣,但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她說,在工作中,她每天都會遇到很多熱愛藝術、熱愛收藏、喜歡創作的普通人。他們平凡、安詳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毫不起眼,但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態度讓人羡慕。
  最近,她剛剛接到一位臺灣藝術工作者的入園申請,對方準備在西村設立一個藝術工作室教授花道、烘焙,同時也出售一些手工藝品。“這種業態大抵不會賺到太多錢,但能夠持續地運營下去,支撐藝術工作者的生活與創作,同時影響到更多的普通人。”陳動生說,她希望通過西村的運營來探索文化產業如何走向市場化,如何創造價值,“我們願意慢一點,將藝術一點一點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隨著西村的不斷發展,陳動生一手策划了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畫展、攝影展、雕塑展、行為藝術展等等,展出的大多是本土藝術家的作品。由慄憲庭、周春芽、何多苓、劉家琨、鐘鳴等眾多國內當代藝術和設計行業的優秀藝術家、設計師組成的專家團隊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嚴格把關,力保藝術創意的原創性和高品質。
  本報記者 李自強 攝影 劉陽
  永遠與夢想同行
  行走,是對夢想的叩首。
  這些天來,我們派出一組組記者,深入這個城市的各行各業,走進一個個尋常人家,去感受“成都事”的溫度,感知“中國夢”的廣度與力度。
  毋庸置疑,這些人、這些事、這些夢,是這座城市裡最為真實的存在,他們的歡笑、哀傷、拼搏、憧憬,生動地刻畫著城市發展前行的每一個細節。我們的記錄雖畫上了句點,但故事卻還在繼續。農戶黃建文守望家鄉,那黃土地里每一年每一歲都會結出不同的果實;交警黃喬用心守護平安,他每一日每一夜都會面對不同的人生。這些尋常人家丈量夢想的腳步,不會停息。
  毋庸置疑,我們筆下的這些人、這些事、這些夢,呈現出了這座城市一個多姿多彩的側面,但在擁有1400萬人口的成都,他們只是茫茫人海中極少極少的一部分“樣本”。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還有千千萬萬個馮玉、千千萬萬個張燕、千千萬萬個王高祥,因著責任、追求、堅持,踏踏實實地一步步走著。他們的成都故事,版本各異,但照樣精彩;他們的中國夢,期許不同,卻同樣激昂。
  我們作為行者,將陪同這些尋常人們一起走下去。跟隨他們,走進小區、走進廚番走在時間前面、走進滾滾車流,用心去感悟年夜飯的溫暖、漂泊後的安心、打拼後的融入,記錄下他們的酸甜苦辣和推動社會發展前行的奮進足跡。夢想不斷,行走不歇。
  這座城市的夢想,也在延伸。歷史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軍號,一段廣闊的改革新徵程已在成都開啟。時代的發展脈搏必將聚集更多的尋常人,在鄉村、在城市、在社區、在企業,在一個個平凡普通的崗位上和職業中,書寫下更為精彩生動的成都事。我們會永遠“在路上”,用行走記錄這段前行的歷史,積攢下普通大眾追尋夢想的正能連匯聚起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我們,將永遠與夢想同行!
  本報記者 王眉靈  (原標題:心若在 夢就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z69rzao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